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赴贵州参加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担当意识、拓宽思政课教师的视野和格局、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7月27日至8月2日,学院部分思政课教师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进行暑期实践研修。

我院实践研修学员与来自全国其他六所高校共69名思政课教师共同参加了实践研修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贵州师范大学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办公室副主任陈晓娟主持,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彭法对参加实践研修的各所高校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贵州省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作《长征征战黔东南》《长征精神及启示》专题报告。张中俞生动形象地为全体教师讲述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艰辛历程,深化了参研教师对贵州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的感悟与理解。

参研教师在贵州师范大学的组织下,前往参观抗战时期蒋介石关押杨虎城将军的麒麟洞和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重温中国抗战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天眼(FAST)、南仁东纪念馆,老师们在南仁东身上学到了胸怀祖国、淡泊名利、忘我奉献、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以及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创新精神。在黎平会议会址,老师们跟随解说员重新回顾了我们党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知道了黎平会议是我们党长征路上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深化了对党史的学习了解,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黔东南地区的肇兴侗族苗寨,老师们参观了我国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讲解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侗寨鼓楼建筑群的发展历程和当地的风土民情,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了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最后老师们还参观镇远和平村旧址和周达文故居,使老师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早期中共镇远地下支部建设情况,为思政课教学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素材。




此次实践研修活动充分发挥了贵州省红色文化鲜明、民族文化多样、生态文明突出的优势,研修主题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参观研讨并重,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无缝对接,助推我院教师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深化了认识、增进了交流,有利于老师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红色江山薪火相传、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