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教社科[2009]4号)文件精神,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加强和改进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的相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并经学院批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派出五位教师(雍磊、杨诗春、罗旭、唐娟、张中华)组成暑期考察学习小组,于2018年7月18日至7月24日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雍磊主任的带领下,到贵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现将暑期考察学习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2018年暑期贵州考察学习的主要目的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2018年暑期考察学习的主要目的:一是通过考察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刻认识和切身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通过考察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三是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的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当今社会,使课堂教学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切实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四是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自信,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二、2018年暑期贵州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2018年我们暑期考察学习的目的地是贵州。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根据考察安排,考察小组第一站来到了遵义,考察了遵义会议会址。首先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子尹路96号,1955年10月开放。馆藏文物500余件、历史资料3978份资料、图书1426册。考察小组每个成员都认真的观看每一件宝贵的文物,每一份宝贵的资料,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革命岁月,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同时,遵义会议也形成了值得我们发扬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和务求必胜等二十字精神。”参观完遵义会议纪念馆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陈列馆是仿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陈列由序厅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部分组成,内容以中央红军长征为主线,以有关人物和事件为板块,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点、线、面有机串联起来,同时反映红军在遵义的活动和整个红军长征的概貌。
第二站:息烽集中营。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该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成都"努力餐"创始人)、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而600多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先后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张露萍七烈士等。在息烽集中营考察中,大家感触比较深的是那种种惨无人道酷刑,比如:
“吃汽水”:将辣椒粉兑水或兑酒后,从鼻子灌入;
“老虎凳”:将人捆绑在长凳上,在脚下垫砖;
“打针”:在十个指尖里打入钢针或竹签;
“点天灯”:把浸上油的棉花绑在十个指头尖上点火燃烧;
“披麻戴孝”:先将身体扎烂,再用胶水把麻布贴在皮肤上一块块往下撕。
这些酷刑即便是短短几个词的形容,都让人心惊肉跳,即便只是看到阴冷牢房和骇人猫洞,也让人心惊胆寒,恐惧渐生。
除此之外,还有猫洞。猫洞是息烽集中营里一个天然岩溶洞,军统在岩洞里对革命志士残酷刑讯、秘密杀害。猫洞中刑具齐全,施用毒刑12种之多,杀害的人就地掩埋。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时,为了掩盖罪行,军统特务从外地运来粘性极强的黏土将洞填塞。
息烽集中营的考察让大家感慨万千,我们除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罪行感到愤慨外,更多的是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以实际行动告慰这些先烈的英灵,时时、事事、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为学院、为国家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第三站:荔波县邓恩铭故居。邓恩铭故居坐落于荔波县城北向阳路21号荔波,占地面积320多平方米。大门的横匾“邓恩铭烈士故居”是由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委员长题写。邓恩铭烈士故居,曾先后被中组部、中宣部、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我们考察学习小组走进邓恩铭烈士故居,认真观看故居内保存着的邓恩铭少年时代用过的木床、桌子、椅子、凳子、石磨、药碾、八挂钟等遗物。让我们不由地想起邓恩铭烈士的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邓恩铭生于1901年,逝世于193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地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唯一的少数民族(水族)的代表。原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6岁离开家乡赴山东求学,考上山东省立一中,在“五四运动”中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接着与济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会领袖王尽美等人先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会、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从而成为党的“一大”、“二大”、“五大”代表,还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会议。曾经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25年8月出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曾到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邓恩铭不幸被捕。于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值年30岁。邓恩铭烈士的一生,可以说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我们要应该永远铭记他的伟大的事迹,继承成其遗志并发扬光大。除了参观邓恩铭烈士故居外,我们也参观了邓恩铭烈士陈列馆。邓恩铭故居陈列馆新馆共三层,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其中一层、二层为邓恩铭烈士事迹固定陈列,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六个展厅、九个部分组成。陈展方式以实物、照片、绘画等为主,适度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重点内容用模型、雕塑、场景复原、幻影成像等形式展现,是集收藏文物、研究整理史料、展览传播为一体的陈列室。
三、学习考察的感想和体会
感想和体会一:对生态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贵州是我国自然文化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资源脆弱区。面对日益加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贵州各地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青山绿水是贵州最宝贵的生态优势,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必须切实巩固和提高这一优势,把保住青山绿水作为立省之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他们以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统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2%。实施环保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加强重点流域及重点行业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9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改革试点,颁布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成立生态环保司法机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健全。
感想和体会二: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考察组一行通过实地考察贵州的遵义会议纪念馆、息烽集中营、荔波邓恩铭故居等革命历史场馆,感受颇深。考察后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斗争年代革命者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深深为革命先辈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所折服,我们的心灵受到洗涤,思想得到净化。革命者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及其革命精神必将进一步的激励、强化我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伴随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通过对贵州革命历史遗址的考察学习,我们考察组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贵州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敌人进行斗争的真实情况。
感想和体会三:对祖国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贵州的发展,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祖国西南的重要门户,在贵州发展的征程上,贵州各地人民守望相助,在祖国西南构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在经济、交通、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贵州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设完善“1 8”国家级开放平台,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数博会、酒博会、民博会、茶博会、贵洽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等重大开放活动。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入驻贵州,开放创新的贵州已经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正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我们这次学习考察的行程结束了,但我们未来的行程还会继续,那就是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学习考察的资料充实到课堂教学里,把学习考察的亲身感受、感想和体会引入课堂,介绍给在校的大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